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长安区旅游

长安百塔寺

[移动版] [查看地图]
长安百塔寺
长安百塔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百塔寺位于终南山北麓长安区王庄乡天子峪口,地势高敞,视野辽阔。东眺五台翠华,群峰耸立;西览草堂烟雾,沣水碧涛;南依巍巍秦岭,林木葱郁;北视关中平原,沃野千里。正所谓龙脉龟背,风景绝佳,隋唐时期即为佛教僧侣修行之道场。

百塔寺始建于西晋太康二年(281),原名淳化寺。隋开皇十四年(594)复建,称至相道场。因三阶教创始人信行禅师圆寂后葬于寺院附近,故又名信行禅师塔院。是隋、唐佛教三阶教的祖庭。唐大历六年771)改名为百塔寺。百塔寺在隋、唐时期盛极一时,规模巨大,殿宇宏伟,寺僧众多,占地千亩,有“骑马关山门”之美誉。宋时百塔寺之规模犹存。之后寺院不断衰败,到了明代时期百塔就所剩无几了。

清同治元年(1862年),南山一带诸多寺院均毁于战火,百塔寺亦未能幸免。民国初年,该寺残墟犹存,规模已大不如前,只留下北门城楼(即山门)垣墙、古槐、照壁依然可观。残垣内存殿堂三座,皆五开间,名禅兴堂、德道堂、十方道场。寺院后有藏经楼,另有僧舍六十余间,当时寺院住持为心开和尚。院内外有唐槐四株,重达两千余斤的铁铸古洪钟一口,直径四尺的黑铁锅两口,枝繁叶茂的参天银杏树一株,寺西有方形五级砖塔一座,直插碧空,独立终南。在寺之东南山下有塔院四十余亩,俗称“尚人墓”,存大小石塔数十座。

民国三十年(1941)前后,国*民党黄埔军校第七分校驻扎在王曲曹村一带。为了修建军队营房,将百塔寺大殿庙宇大多拆毁,法器什物抢劫一空,伐树毁像,寺内之古钟、大锅、名人壁画、经幢毁之净尽,荡然无存。

百塔寺自晋代开始即成为游览胜地,历代名人多有访游。东晋王羲之在此写过《心经》石碑,碑现存西安碑林内。北宋苏轼游览南五台诸寺及草堂寺、太平峪时,曾止宿于此寺。明赵、清王弘度都作过《百塔寺》诗抒情咏怀。寺内现存有刻于唐贞观五年(631)的《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总章三年(670)的《道安禅师塔铭》及立于开元四年(716)的《太常协律裴公妻墓志》等碑铭。大殿后的银杏树,相传为隋、唐时栽植,被称为“中国第二银杏树”、“千年活化石”,高约30余米,树冠达百余米,树围18余米,浓荫覆盖半个寺院。银杏树历尽千年风霜,依然枝叶茂盛,长势见旺,1998年西安市公布为重点保护文物。1999年日本三阶教研究专家西本照真大师莅临百塔寺,称赞说“此树是三阶教兴衰的活见证”。最后一次修复百塔寺是在1986年,隆和老和尚带领僧众弟子,建起了现在规模的百塔寺。


>>西安重阳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