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延安市 > 宝塔区旅游

“四八”烈士陵园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四八”烈士陵园
“四八”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四八”烈士陵园是全国第一批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延安市区北7公里的李家洼。陵园背枕青山,松柏环绕,面对延河,奔流不息。整个陵园庄严肃穆,宏伟壮观。

1946年4月8日,参加国共和谈的中共代表王若飞、秦邦宪等乘坐美式运输机由重庆飞返延安。因云雾蔽目,迷失方向,飞机误撞山西兴县黑茶山,包括4名美军机组人员在内的17人全部遇难,史称“四八”烈士。

“四八”-,震惊中外,举国悲恸。全国兴起哀悼活动。4月11日,中共中央及延安各界组成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林伯渠、-、李鼎铭等26人参加的治丧委员会,边区参议会决定,休会一日,通令全边区降半旗三日,停止娱乐一月。

4月19日,延安各界三万余人隆重追悼并公葬诸烈士。中共中央挽联:“天下正多艰,赖斗争前线,坚持民主,驱除反动,不屈不挠,惊听凶音哀砥柱;党中留永痛,念人民事业,惟将悲苦,化成力量,一心一德,誓争胜利慰英灵”。毛泽东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周恩来题词:“黑茶山顶,延安河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林伯渠挽词:“革命事业未竟全功,岂得安心含笑去;协议实施正需努力,那堪奇祸白天来”。烈士们被安葬于延安东关机场西北角。1947年,国民党军胡宗南部进犯延安,对陵园进行了严重破坏。次年,延安光复,边区政府修复了陵园。1957年,中共中央决定重建“四八”烈士陵园,并将张浩、关向应等人园安葬。陵址在王家坪。“文革”中,陵园又遭劫难。1971年,烈士遗骨被迁往城北李家洼。1992年5月12日,国务委员-前往陵园吊唁,目睹陵园荒芜僻陋之景,当即指示拨款维修。经过扩建整修,陵园面貌焕然一新。

陵园占地约3.6万平方米,依山傍水,两侧对称,具有中国陵园的建筑特色。青石台阶从山下直抵墓园。一座汉白玉纪念塔高耸在山坡上,塔高19.46米,代表1946年,塔身后部呈4层阶梯式,塔下有8级台阶,象征4月8日。塔尖上有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图案金光闪烁,塔顶最高一层四面镶嵌着四颗镏金五角星,代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塔身正面嵌着毛泽东手书的“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镏金大字。正面塔座上雕砌着一只汉白玉花环。塔座右侧勒记“四八烈士遇难碑记”。左侧勒记“历史的丰碑——‘四八’烈士陵园重修碑记”。

陵园最高处是烈士墓台,台分三层。王若飞烈士墓居陵园中轴线顶端,处于陵园的核心地位,首排有秦邦宪(“四八”烈士之一,又名博古,原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中共中央委员,新华通讯社和解放日报社社长,时年39岁)、关向应(中共中央委员,八路军一二O师政委,1946年患肺病在延安逝世,毛泽东挽词:“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向应同志不死”,终年44岁)、叶挺(“四八”烈士之一,新四军军长,时年50岁)、王若飞(“四八”烈士之一,中共中央委员,时年50岁)、张浩(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副书记,1942年3月病逝于延安,原名林育英。毛泽东、朱德亲自为他抬棺送葬,终年45岁)、邓发(“四八”烈士之一,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时年40岁)、靳道松(湖北阳新人,1928年参加红军,长征到陕北后任关中分区保安科长,1938年在中央党校学习,返回关中途中遇敌机牺牲,时年24岁)、郑耀南(山东掖县人,曾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二十一旅旅长,后在中央军委一局、社会部工作,1946年病逝于延安,终年38岁。)第二排有杨森(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师长、红二十八军副军长,1936年4月牺牲于山西中阳,时年28岁)、朱宝庭(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委员、陕甘宁边区参议员,1947年1月病逝于安塞县。毛泽东挽词:“工人阶级的英雄”,终年67岁)、毛培春(江苏盱眙人,1938年加入中共,在国民党五十三师任职,从事情报工作,1948年在洛川遇敌机扫射牺牲,终年32岁)、黄齐生(“四八”烈士之一,贵州老教育家,王若飞之舅父)、任作民(中共西北中央局秘书长)、王凌波(行政学院副院长,1942年病故于延安)、杨松(《解放日报》总编辑,原名吴绍镒,1942年11月病逝于延安。毛泽东挽词:“杨松同志办事认真,有责任心,我们应当记得他,学习他”,终年43岁)、李少华(“四八”烈士之一,十八集团军参谋,29岁)、施章(上海人,1926年加人中共,曾去苏联学习,出席中共六大,后在中央组织部、社会部工作。1940年病故于延安,时年47岁)、张思德(四川仪陇人,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1944年9月在安塞县山中烧木炭,因炭窑崩塌牺牲。毛泽东在追悼大会上作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的讲演,终年28岁)。

第三排有温吐秀(女,广东梅县人,毛泽东之妻贺子珍的生母,病逝于延安)、叶杨眉(“四八”烈士之一,叶挺之女)、李秀文(“四八”烈士之一,叶挺夫人,39岁)、叶阿九(“四八“烈士之一,叶挺之子,3岁)、赵登俊(“四八”烈士之一,秦邦宪随从副官)、魏万吉(“四八”烈士之一,王若飞随从副官)、高琼(女,“四八”烈士之一,叶挺保姆)、黄晓庄(“四八”烈士之一,“鲁艺”音乐系教员,黄齐生之孙)、韩宝善(西北局会计科长)、鲁佛民(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

另外,在陵园南侧的山坡上,还安葬着我国著名音乐家、《松花江上》作者张寒晖等延安知名人士。

黄土有幸埋忠魂。“四八”烈士陵园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座高规格的烈士寝地。它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烈士纪念地,每年清明和烈士祭日都有四面八方的人士来此吊唁。1996年4月8日,“四八”烈士殉难50周年之际,近百名烈士子女、亲属及延安时期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后代和延安各界数万群众隆重-悼念先烈。原国家主席杨尚昆敬献了花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陕西省委书记安启元等参加纪念活动。叶挺之子叶正大、秦邦宪之子秦刚、邓发之子邓北生、许光达之子许延滨等在烈士墓前深情地说,我们是延安的孩子,我们生在延安,延河水、小米饭养育了我们,对延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我们要继承父辈遗志,为延安发展尽一份力,以此告慰长眠在黄土地上的英烈们。2006年4月8日,叶正大再次祭扫陵园,并为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揭牌。

王若飞(1896年10月——1946年4月08日)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说:“为了保存一个人的生命,而背叛了千万人的解放事业,遭到千万人的唾弃,那活着还有意思?” 1896年10月11日生于贵州省安顺县城北街。早年随舅父黄齐生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讨袁运动。1917年冬,王若飞考取官费留日生,后入东京明治大学读书。为抗议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侵略中国的强盗…… 王若飞详细信息++

博古,原名秦邦宪,字则民,1907年6月24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一世代书香之家。父亲秦肇煌,毕业于杭州法律学堂,一度在上海当助理律师,1915年因患病举家迁回祖籍无锡。博古幼时在秦氏公学读书,后又在县立第二高等小学、省立第三师范附小就读。 1921年夏,博古高小毕业,考取江苏省立第二工业专门学校纺织科。在校期间,博古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先后参加进步团体孤…… 博古详细信息++

关向应(1902~1946),原名关治祥,满族人,姓瓜尔佳氏,1902年9月10日生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大关家屯。 1912年关向应在屯里念私塾,一年以后进入亮甲店普通学堂。1918年春天,关向应考进了普兰店公学堂,由于离家太远,只好在学校寄宿。每逢礼拜天,别的学生都回家了,而他却自己留下来抄书和课本,先后抄写了《秋水轩》、《雪鸿轩》两本“尺牍”。关…… 关向应详细信息++

叶挺(1896~1946),字希夷,号西平。惠阳县秋长镇周田会水楼村人。中国著名的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 1896年出生于广东惠阳县。 1911年,15岁的叶挺在惠州府立中等专业学校读书时,就毅然剪掉辫子,义无反顾地响应孙中山反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斗争。 1912年,叶挺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小学,后进入保定军官学校。1919年,叶…… 叶挺详细信息++

林育英(1897.2.25-1942.3.6),汉族,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林家大塆村人,字祚培,化名张浩、李福生、仲丹、陈子贞等。 1922年2月,林育英在武昌由恽代英、林育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优秀工人党员和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之一,中共黄石地区党组织主要创始人,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与其堂弟林育南和林彪(林育蓉)并称…… 林育英详细信息++

黄齐生(1879-1946):安顺人,王若飞二舅父,著名教育家。 原名鲁连,字齐生;祖籍江西抚州,后移籍贵州安顺;早年热心开展业余教育工作,主持兴办贵州达德学校。积极倡办勤工局、农事试验场、商品陈列所和妇女习艺所等实业场所。参加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7年,率贵州学生赴日本留学,后又组织赴欧洲勤工俭学,结识蔡和森、李维汉、徐特立等人,…… 黄齐生详细信息++

邓发,又名邓元钊,1906年3月7日出生于广东省云浮县城西石塘村(现为邓发村)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只受过小学教育。1921年,邓发为家庭生活所迫,到广州当杂工,后在香港太古船坞和外国轮船上当工人,参加了海员工会。 1925年,邓发参加了威震中外的省港大-,任-委员会纠察队队长,宣传队小队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 邓发详细信息++

郑耀南(1908—1946)字盛宸,号耀南。掖县(今莱州市)西障郑家村人。1928年入党。1930年秋,任中共掖县县委书记。1938年领导玉皇顶武装起义。并任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队长。 1938年9月,三支队合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五支队。后被任命为第五支队二十一旅旅长兼蓬(莱)、黄(县)、掖(县)警备司令。1939年到中央马列学院学习。1941年调中央社会…… 郑耀南详细信息++

杨森(1908~1936)原名杨宗凯。陕西乾州(今乾县)人。1926年入陕西省职业学校农林科学习,参加过历时八个月的反刘镇华围攻西安城的斗争。1927年2月进入由共产党员史可轩任校长的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学习。“四一二”-政变以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9年5月,杨根据中共组织指示,入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在西安举办的党务人员训练班,随后被委任为国民党蓝田县党部…… 杨森详细信息++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