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西城区旅游

北京文津街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北京文津街

文津街不长,但颇有名气,它在北海公园西侧,与府右街为邻。它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在这条街上有历史悠久的北京图书馆;而它之所以被命名为“文津”又与这图书馆有直接关系。

北京图书馆是中国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一座图书馆。它的前身是清末的京师图书馆。京师图书馆曾接收五百年前明代皇家图书馆——“文渊阁”的藏书,其中少数珍本图书可追溯到十三世纪南宋“缉熙殿”的藏书。据说,北京图书馆收藏的罕见珍本古籍有20余万册,其中主要是-写经,宋、元刻本,明初纂修的《永乐大典》和清代纂修的《四库全书》等。

文津街

《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年代,用16年时间搜集、编纂和抄写的最大的一部丛书。全书79000余卷,36300册,共9.9亿多万字。当时共抄成7部,分别收藏于北京紫禁城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津阁,奉天(沈阳)故宫的文溯阁,热河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以及杭州圣因寺的文澜阁。这7部中有3部已被烧毁。文源阁一部在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焚毁;文汇阁,文宗阁两部则在太平天国期间被烧毁。现在尚存4部,文津阁一部于1915年运到北京。

北京图书馆在1912年开放。当时的馆址在什刹海广化寺内,后迁到评论家胡同;1931年迁至北海公园西侧。1928年筹建现在的北京图书馆馆舍时,馆前街道并没有名字;由于该馆收藏的《四库全书》原藏“文津阁”,故取“文津”二字,命名为“文津街”。

解放后,为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要在保持原来面貌的条件下加宽桥面,于是拓宽桥面至34米,桥身加长由七孔改成九孔,桥板坡度也降低了2%。引桥的石栏造型花纹和原来的一样,依然均称大方。不幸在“十年-”中,竟把原来的玉石栏拆掉,换上丈高的铁栏,使人有禁锢之感,每经此大桥时,常会想起那个令人胆战心惊的恐怖日子。有人建议把铁栏拆掉,把石栏搬回来,恢复大桥的美丽面貌。

景点位置

北京西城区文津街

信息来源: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长椿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