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岱岳区旅游

泰山西御道

[移动版] [查看地图]

西御道位于历史古镇夏张境内,始于秦朝,地处要塞,历代有“九省御道”之称。

夏张古称“嶅阳里”(“嶅”为山前平地),因处嶅山(凤凰山古名)之阳而名,宋朝大中祥符五年(

1012

年)奉符县在此扩建了二郎庙后,迁来姓夏和姓张的两户人家在此定居。后因夏、张两姓逐渐繁荣,清宣统二年(

1910

年)更名夏张。

古夏张,地处要塞,历代有“九省御道”之称。据泰山区档案局所存《夏张公社志资料》、夏张《西白塔子碑》记载

:九省御道建于秦

历代整修,在宋朝时还是通往京都的交通要道,也是南京到北京的必经之路。宋大中祥符五年(

1012

年),宋朝在此建立夏张驿站。配驿丞、驿役、仪仗队、鼓乐队、鸣炮兵等。仪仗设备是按过往-的品级鸣炮奏乐、排仪仗迎接。宋真宗当年封禅泰山时也是从肥城方向经此道至泰山。因此,夏张从宋代就是古御道,是

泰山的“西御道”

。旧时,夏张北阁和夏张南阁之间是古老的夏张驿:北阁曰“玉皇阁”明万历年间修建,上下两层,上层三间内有天皇、地皇、人皇塑像。下层用长宽厚等同的青石发券成拱洞;南阁曰“三官阁”,有天官、地官、人官塑像,建于康熙三十三年(

1694

年)。旧时南北二阁,是夏张村南北两座门户,行人穿行于此。北阁于

1996

年拆毁,南阁尚存,但上部已部分坍塌。南阁拱门下延伸至北阁方向,成西南东北方向,有旧驿道一条,用青石板铺就的路面,约宽丈余,由于年代久远,路面已被行人磨成很深的凹陷,连同旧时车辙压出的痕迹,均清晰可见。历史的沧桑感一览无余。

夏张驿一直到明清两代,都很昌盛。而今境内的“鸡鸣返”村,就是相传明代的永乐皇帝南巡返回时至此,正值鸡鸣,因而有该村之名。清康熙三十三年(

1694

年)清朝在原夏张驿建立马号,马号也是驿传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的通讯机关。马号配有执事官、哨兵数人和良驹九匹。来往国家公文,都交马号派员骑马急驰传递。当时夏张的驿站和马号管辖范围为

40

华里,它东与泰安县城驿站相接、西与肥城驿站相接、南与东向驿站相接、北与大辛庄驿站相接。清朝末年的宣统二年(

1910

年),津浦铁路建成通车后,夏张驿站、马号的作用减弱。当年,撤消夏张驿,改名为夏张镇。

据泰山区档案局所存《夏张公社志资料》、夏张《西白塔子碑》记载:九省御道建于秦,历代整修,在宋朝时还是通往京都的交通要道,也是南京到北京的必经之路。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朝在此建立夏张驿站。配驿丞、驿役、仪仗队、鼓乐队、鸣炮兵等。仪仗设备是按过往-的品级鸣炮奏乐、排仪仗迎接。宋真宗当年封禅泰山时也是从肥城方向经此道至泰山。因此,夏张从宋代就是古御道,是泰山的“西御道”。其间“玉皇阁”、“三官阁”、“夏张驿”由北向南分布,一条用青石板铺就的驿道,约宽丈余,由于年代久远,路面已被行人磨成很深的凹陷,连同旧时车辙压出的痕迹,均清晰可见。历史的沧桑感一览无余。这里以万亩古梨园为依托,开发了泰山梨园人家、聚贤休闲中心、泰安市王子狩猎场休闲娱乐场所,为游客提供餐饮、娱乐、休闲、茶道、桑拿、客房、垂钓、狩猎等服务项目。让游人在这里追寻古人的野性与洒脱。中华泰山碑林以气势恢宏的仿古园林建筑群为依托,以历代颂扬泰山的诗词、歌赋、楹联、游记为内容和表现形式,以碑刻为载体,征集了中外名人、国家政要及艺术名家的作品1500余幅,是泰山人文景观的又一盛景。


>>泰安市徂徕山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