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昆山市旅游

徐公桥乡村改进试验区旧址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徐公桥乡村改进试验区旧址,位于苏州市昆山花桥镇徐公桥村东(现徐公桥小学内),徐公桥乡村改进实验区是我国第一个乡村改进试验区,是中国近现代农村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开创性实践,对其后的乡村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试验区旧址主要遗存建筑为大年堂。建筑坐北朝南,为二层砖木结构建筑,清水红砖墙,红色机制砖瓦顶,面阔28.30米,进深11.50米,檐高6.48米。正间大厅为中空大厅,东、西两边间均为二层,北侧有单层耳房,西侧与无逸堂以走廊相连,已辟为“徐公桥乡村改进试验区”史迹陈列馆。

1928年,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在江苏昆山花桥创办职教社徐公桥乡村改进实验区,成立徐公桥乡村改进会。1929年1月,徐公桥乡村改进会中心礼堂——无逸堂落成,除礼堂外还有图书馆、音乐室、种子室、信用合作社、医药室、办公室等。徐公桥乡村改进实验区以“富教合一”为方针,以“乡村自治、教育普及、生产充裕、娱乐改良”为宗旨,致力于以义务教育等社区工作为中心的乡村改造行动。

实验区工作至1934年6月结束,无逸堂等设施移交地方。1943年,蔡延干等利用徐公桥乡村改进会旧址开办私立震川初级中学,1947年改公立震川中学分部。建国后,震川中学徐公桥分部移交昆山县,改为徐公桥小学和徐公桥初级中学。

建筑坐北朝南,为二层砖木结构建筑,清水红砖墙,红色机制砖瓦顶,面阔28.30米,进深11.50米,檐高6.48米。正间大厅为中空大厅,东、西两边间均为二层,北侧有单层耳房,西侧与无逸堂以走廊相连,作为学校校舍使用。1982年学校扩建,无逸堂被拆。现存大年堂已辟为“徐公桥乡村改进试验区”史迹陈列馆,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徐公桥乡村改进实验区是我国第一个乡村改进试验区,是中国近现代农村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开创性实践,对其后的乡村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2019年3月,徐公桥乡村改进试验区旧址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延伸阅读:

·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景海女子师范学校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