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天门市旅游

曾家湾战斗及革命烈士纪念碑

[移动版] [查看地图]
曾家湾战斗及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942年中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五师进驻天京潜抗日根据地,组织展开了著名的曾家湾战斗。曾家湾现位于张港镇东北角,距离镇区7公里,与渔薪、蒋场镇相邻。是市境在张港以北地带的一块重要纪念地。

1942年国民党军潘典华旅第一团江鸿部率兵侵占此地,以此为大本营不断向周围“蚕食”。新四军五师十三旅旅长周志坚和三军分区副司令员王海山主持召开会议,成立“反清剿”指挥部,决定先攻下曾家湾,歼灭顽军江鸿团。经研究部署:由四十三团一个营围攻曾家湾,四十四团两个营和三十九团一个营共同去郑家滩一带设防,阻击潘旅增援。10月31日晚,各团按作战方案行动。11月1日拂晓,部队向曾家湾发起进攻。曾家湾守敌在村庄周围修了一道土城,挖了壕沟,并拆毁民房构筑了坚固的碉堡和隐蔽的地下工事,囤积了大量武器弹药,新四军激战一日无进展。11月2日,又调三十九团、四十三团各一个营增援,继续攻打曾家湾。与此同时,潘典华的儿子潘尚武派出一团兵力,向曾家湾驰援。该部行至吴家岭时,受到四十四团阻击,歼其一部,残部狼狈逃遁,缴获重机-一挺和其他战利品。由于两天进攻曾家湾无进展,周志坚与王海山遂于2日晚召集营长以上干部会,决定改变战术,在曾家湾土城外筑几座高土台,居高临下,控制碉堡内之敌。这一计划,得到了天京潜县委的大力支持。县委发动广大群众,军民一心,共同奋战,一夜之间,在土城东西北三个方向筑起了三座高土台。3日凌晨,在高土台上重火力的掩护下,再次向土城内发起进攻,但敌工事坚固,弹药充足,战斗仍呈胶着状态,相持到4日下午,“反清剿”指挥部得到情报:驻干驿、田二河的一二八师古鼎新旅已倾巢出动,一部直扑曾家湾而来,一部迂回天门县河以北。同时,日军由天门县城、岳口、渔薪河、皂市、臼口、沙洋等据点向这里增兵,大有与一二八师形成夹击之迹象。于是,指挥部决定停止向曾家湾强攻,立即转移至县河以北,在运动中打击敌军。当晚,攻击曾家湾的部队渡过县河,向北转移。夜半四十四团到达天西石家河时,国军一二八师古鼎新旅史耀先团尾追到石家河,企图把新四军消灭在那里。天京潜县独立十二团与四十四团紧密配合,沿西河左岸布阵,准备迎战。5日凌晨3时,四十三团亦赶到石家河,三股力量合围,将史团全部主力击溃,史团遗尸70余具,伤90余人,其残部逃遁。此役共击溃伪顽军3个营,毙伤350余人,俘70余人,给一二八师潘尚武、古鼎新以沉重打击,把潘旅赶出了天西。这是天京潜县委建立后,配合新四军主力在天京潜境内所进行的一次较大的战斗。也是巩固天京潜县抗日根据地的决定性的一仗,为新四军五师襄河军分区部队挺进襄南,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创造了重要条件。这次战斗,由于情报不准确,计划欠周密,新四军五师部队虽浴血奋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自己也伤亡严重,团参谋长林光耀等人英勇牺牲。11月15日,四十三团为缅怀在这次战斗中捐躯的烈士,在石家河马溪桥边立下一块“名震豫鄂”的纪念碑,碑中镌刻有曾家弯战斗的部分烈士名单。

1965年,张港区新桥人民公社为纪念在1942年11月1日强攻曾家湾牺牲的200多名新四军指战员,筹款在曾家湾(现增加村五组)修建纪念碑一座,上 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并镌刻有200余名革命烈士的姓名。1997年,该碑因数十年风吹雨打,已成断壁残墙,面目全非。徐桥、增加、柴口、诸通口等村部分村民自发筹资2000多元进行重修,因革命烈士姓名被风雨剥蚀,已无可查考,所以只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字。2006年11月,该碑又一次倒塌,曾家湾强攻中幸存的几位革命老前辈来这里追祭当年牺牲的战友,要求修复该碑。经增加村党支部、张港镇委申请,天门市民政局拨款3万元重修,碑正面文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下面书建国后几次修碑的时间。重修后的纪念碑,分主碑和围墙两部分,其背靠南港河,前面是一片开阔地,栽植有数百株白杨,是一块瞻仰革命先烈的幽静遗址。

张港镇:天门市辖镇。1949年为潜江县第九区,1955年划属天门县,设张港区,1956年改名朱场生产指导组,1957年复名张港区,后改名公社,1984年建县辖镇,1987年由原张港镇、罗巷乡、朱场乡和新桥乡组成建市辖镇。位于市境西南部,汉江北岸,距市区30公里。面积163平方公里,人口8.9万。镇区沿江分布,为市境汉江港口。辖张港、蒲潭、李湖、百台、螺蛳滩、周庄、瓦…… 张港镇详细信息++


>>石河烈士陵园